English

建筑是一种文化

1998-06-08 来源:光明日报 杨东平 我有话说

长期以来,我国的建筑类图书基本只是建筑专业的教材,土木工程、采暖供电、通风下水之类,从未超越工程技术的范围。是一批对社会变化十分敏感,并且极具使命感的摄影家将其提升为艺术。前几年问世的《老房子》、《中国民居》、《北京的胡同》、《上海百年掠影》等摄影图册,将正在我们身边迅速消逝的历史记录下来,使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呈现出如此令人惊异的美。

今年以来,梁思成所著的《中国建筑史》、《中国雕塑史》出现在许多书店畅销书的排行榜上,几乎成为文化人的必备书。他的装帧精美的文集《凝动的音乐》也极受欢迎,这是我国很少见的由建筑家撰写的随笔。关于建筑的书籍终于进入了文化领域,这在几年前还是很难想象的。这或许含有十分值得认识的重要信息。

然而,当图书中的城市和建筑越来越艺术、越来越深邃和优雅时,它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反差却似乎越来越强烈。这种对比是有些令人难堪的。我们身边固然耸立了许多现代的、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,其中也有一些是匠心独运的;然而无须讳言,相当多的新建筑是粗糙、粗俗、千篇一律或者莫名其妙的。即便是那些较好的建筑,由于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,在整体上往往仍然是经不起推敲的。与此同时,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许多历史建筑,正日新月异地在我们眼前消失。北京城消失了,只有故宫、颐和园被列入联合国“人类文化遗产”目录;类似地,苏州城消失了,只有苏州园林被列入“人类文化遗产”。正像我们今天只能在画册上看“燕京八景”,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见识茶馆;用不了多久,我们就只能在微缩景园观看北京的四合院了。这种担心显然并不是多余的。而我们仍然在兴高采烈地大拆大建,用许多未经思考的巨人建筑粗暴地改变着我们的视觉、心理和生活情趣。

人们想起了梁思成,正像在人口不可收拾地膨胀之后,想起了马寅初。

早在几十年前,他就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,并竭尽全力地为之奔走呼喊。他意识到在新一轮建筑的高潮中,“也许没有力量能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”;然而,“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,助长保存趋势,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,亦可逐渐减杀。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,它却与在大火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。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”。今天,我们终于能够领会梁先生的良苦用心和拳拳赤子之心。是的,一个优秀的建筑家,不仅是一个工程师,还要是一个艺术家,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关怀的知识分子。梁思成是一个榜样,是一个标志。沿着这一精神方向,他曾执教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,已经提出了改革传统建筑工程教育的新思路:将传统建筑学拓展为包括人居环境、园林景观、城市规划的“广义建筑学”。这或许是可以令人感到一些安慰的。

不仅于此,梁先生还注意到了我国社会文化中的某种缺陷:建筑从未成为一种文化。他说,中国的文章诗词、金石书画素得士大夫重视,代代相传,保护有加,甚至仿古之风不断。唯独出于无名技工匠师之手的建筑,未能留下理论的建树或文化的总结,因而未能形成鉴赏评析前人建筑的习惯。于是,朝代的更迭,物主的转移,趣味的改变,都伴随对前代遗构的大肆改造摧毁。他呼唤的,不仅是保护历史建筑,而且是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和文化,培养历史文物得以保护的文化土壤。

我想到了我们呼唤已久的建筑评论。建筑艺术的进步,肯定不仅仅是建筑工程师的事。然而,我们有非常发达的诗歌评论、小说评论、电影评论;唯独对更加直接、更加深刻、极其长久地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建筑不予评论!我们的大众媒体对于服装样式、汽车款式、乃至发式、头饰、食品等等的创新或品位,可以不厌其烦、不遗余力地推荐、评价和讨论,而对我们赖以居住生存、头等重要的城市建筑,却不屑一顾,几乎没有人在乎它们的美与不美。谈到建筑,他们关心的往往只是房地产!

这一切也许是到改变的时候了。当我们捧读精美的建筑图书时,希望我们身边的建筑也像书中那样精美,真的成为一种文化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